臨床觀察發現,人到中年以后,淚道疾病較為多發,老年淚道病患者數遠遠多于兒童和青年。在各個年齡段中,50歲左右發病率很高;中老年患者淚道狹窄或阻塞大多是由于慢性炎癥所致,阻塞的常見部位為淚點、淚小管、淚囊與鼻淚管交界處。中老年人一旦出現流淚、流膿情況,切不可忽視,須當心以下隱患。
隱患1:淚水長期浸漬致眼周皮膚感染
淚囊炎患者的淚水中含有大量細菌,長期流淚使眼角及下眼瞼的皮膚浸泡在淚水中,易引起感染。再加上不斷擦拭,會造成下眼瞼皮膚磨損,給細菌可乘之機,出現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,甚至加速眼周皮膚老化。
常流淚的人多數眼角皮膚發紅,且皮膚明顯變皺,擦淚時常感到眼角有疼痛。流淚的問題雖然不會直接危及生命,但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。想擺脫流淚的煩惱,需前往專業眼科醫院。
隱患2:擦淚不當加重流淚癥狀
淚道病患者常會出現流淚現象,需不斷擦拭,且多數患者習慣在眼睛下方向下擦去淚水。殊不知,這么做容易加重下眼瞼和下淚小點外翻,使下眼瞼離開眼球,導致淚液無法流入淚點,眼淚越擦越多,形成惡性循環。正確的擦眼淚的方法,應向上并偏向鼻側擦,盡量用手絹或紙巾輕輕擦拭,避免用力擦拭。
隱患3:淚道被堵并發淚囊炎癥
淚道被堵后,淚液不能排出,長期“堵”在淚囊中,易引起細菌滋生。產生的細菌不斷刺激淚囊壁,會引發淚囊黏膜慢性炎癥,從而產生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。另外,若淚道阻塞期間做過沖洗或探通術,針頭對淚囊內壁組織造成過損傷,更容易引起感染,并發淚囊炎癥。慢性淚囊炎易突發淚囊囊腫,并轉變為急性淚囊炎。此時,淚囊外部的面部皮膚上腫起膿包,紅腫、刺痛,如果急性炎癥未得到及時控制,易使膿包潰破,引發更多不可預料的危險。
淚囊炎的較為復雜,常見的激光、插管難以,利用鼻腔內窺鏡系統經鼻腔進行,借助鼻腔內窺鏡,實現了全程放大、可視,直觀地觀察病變部位,手術變得更加細致入微,同時,術前麻醉可幫助患者減輕痛感,術中幾乎不疼,可較好地清除淚道炎癥。
隱患4:淚液中的細菌易導致角膜感染
淚道病患者眼角的膿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細菌,若其角膜有輕微損傷,細菌便會趁虛而入,引起角膜炎。輕者,愈后角膜留下瘢痕,影響視力;重者發生角膜穿孔,甚至致盲。
隱患5:淚囊炎癥影響其他眼疾
淚囊炎患者暫時不宜進行眼部手術,以免造成手術后的嚴重感染。比如,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內眼手術,需要打開眼球將混濁的晶狀體摘出,如果淚囊還有炎癥,淚囊中的病菌有可能順著切口進入眼內,引起眼球化膿性炎癥,甚至可導致致盲。因此,白內障患者若同時患有慢性淚囊炎,須等慢性淚囊炎愈后,才能接受白內障手術。也就是說,如果有淚囊炎,所有的內眼手術都需等做完淚囊手術、淚囊炎愈后,才能進行。
特別提醒
淚道病患者應,才會早治早好。已經患有慢性淚囊炎者,也要盡早,避免炎癥急性發作或擴散,引發其他并發癥。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對眼睛的保護和用眼衛生,尤其是老年人。